新闻中心
行业动态      

儿科常用药中,不可忽视的一类药!

发布时间:2023-10-15

    柳叶刀 2016 年发布了一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,肺炎是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,仅次于早产,而在 2016 年,我国 5 岁以下儿童中,肺炎的病死率为 167.2/10 万,位列疾病致死人数之首。


    病毒感染是社区获得性肺炎(CAP)主要原因,柳叶刀一项 Meta 分析显示,在诊断为 CAP 患儿中,55.0% 的患儿检测到一种或多种呼吸道病毒;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全球最常见的小儿肺炎的病因;同时在中国,2010-2020 年上海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毒流行病学显示:前三位病原体为呼吸道合胞病毒、流感病毒和腺病毒。


    呼吸道病毒感染虽为自限性疾病,大多临床预后良好,但部分患儿在病毒感染后可发展为重症或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和/或后遗症,严重危害儿童的生命健康。对于病毒感染性疾病有效抗病毒药物不多,其中可适用于儿童使用的更少。


    干扰素作为一类广谱抗病毒药物,已被写入众多指南共识,推荐用于儿童用于抗病毒治疗。

干扰素来源


    1935年,美国科学家发现两种病毒在一起培养时,会产生相互干扰的现象;1957年,英国埃瑟克斯和林德曼等人,在研究流行性感冒病毒时,证实了这种干扰物质的存在,并给它起了个名字叫“干扰素(interferon)”。


    1982年,侯云德院士在中国健康人脐血白细胞中克隆获得干扰素1b基因,1989年,成功研制出基因工程药物——基因工程干扰素-α1b干扰素;1999年,我国第一个基因工程一类新药运德素®成功上市。


    从干扰素发现至今,由于其抗病毒、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,干扰素在临床的应用早已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肝炎领域,儿童病毒性肺炎、手足口、疱咽等;成人呼吸道病毒感染、尖锐湿疣、带状疱疹、黑色素瘤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等,已在临床广泛应用。


    干扰素分为I、II、III 三个亚型,目前临床上市的干扰素品种中主要是 I 型干扰素中的 α 干扰素(α1b、α2b、α2a),主要的剂型以注射剂为主,另外还有喷雾剂、滴眼液等剂型。


    目前市场上干扰素品牌众多,剂型选择也较为丰富,如何选择最优的产品,尤其是适合儿童应用的干扰素产品,常常困扰临床医生。


    相较于其他干扰素亚型,干扰素α1b其基因片段源于中国人健康脐血白细胞(2a、2b源于西方人),经研究证实,α1b 是中国人主要的抗病毒亚型。


    在抗病毒方面,IFNα1比其他 IFN 亚型具有更高的活性,且显示出更广的抗病毒作用细胞谱。在疗效及副作用方面,IFNα1b 在相同疗效下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其他亚型 IFN。IFNα1b 基因克隆自健康中国人脐血白细胞,人脐血白细胞具有较强的 IFN 诱生能力,高于成人血白细胞诱生 IFN 的能力。提示 IFNα1b 应该是母体保护胎儿免受病毒攻击的重要因子,在阻断病毒垂直感染或新生儿感染中可能有更大的应用潜力。加之不良反应比成人更轻,因此,更适合中国儿童使用。

干扰素应用


    干扰素α1b在儿科常见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应用

1.上呼吸道感染/SARS-Cov-2 无症状感染


    IFNα 喷雾剂:患儿鼻腔每侧 1~2喷,口咽部共 8~10 喷,每 1~2h 给药一次,8~10 次/d,建议疗程 5~7d。

2.下呼吸道感染(病毒性肺炎、毛细支气管炎、RSV 感染、新冠感染等)


    轻型:1~2μg/kg,2 次/d,建议疗程 5~7d:


    重型:2~4μg/kg,2 次/d,建议疗程 5~7d:


    加生理盐水 2mL,使用喷射雾化器,雾化吸入。

3.手足口病


    干扰素α喷雾或雾化早期使用可有一定疗效


    轻型:1~2μg/kg,2次/d,建议疗程 3~7d。


    重型:2~4μg/kg,2次/d,建议疗程 3~7d。

4.疱疹性咽峡炎


    雾化吸入:2~4μg/(kg·次),2次/d,疗程 3~4 d。

5.病毒性肠炎(轮状病毒、诺如病毒等)


    肌肉注射:1μg/(kg·次),1次/d,疗程 3~5d。


(来源:运私塾)